回来两天了,惯例记个流水账,万一呢。
周五西安出发三门峡,按常理是2.5个小时就能到,但是8点出发正好赶上了所有出行人的大部队,光在绕城上就堵了一个半小时,到了渭南又堵了一个小时,两个半小时车程,硬生生走了四个半小时。
等到了三门峡已经快一点了,大人还好,两小孩已经不行了,直奔烩面馆,这特产,,怎么说呢,还是喝肉汤,面不知道特殊在哪里,不过也还好吃。
其实到地方一看,就感觉有点破旧,但是熙熙攘攘的,很有生活味i,有点回老家的感觉。
吃完午饭,就去了三门峡大坝,门票不算贵,30r/人,小孩都不要钱,还是第一次见到大坝,确实震撼,特别后面了解到这还是1957-1961建成的,那个年代,属实不容易。由于带了外甥和表妹两个小时,大人们充满了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感,还得现场搜人文介绍(扶额)。
大坝逛起来很快,一半在施工封堵着,观光电梯下去是观景台,不在泄洪期,下面甚至都有点干涸,也没什么好看的。不过三门峡大坝实现了黄河水净化什么的,确实和想象中的泥沙滚滚不太一样,清澈多了,还是很敬佩。
第二站天鹅湖湿地公园,沿着黄河公园路过去,风景倒是挺好的,到了湿地公园,也就是个大点的游乐场,坐了轮船,风景可以,也路过了著名的公铁两用大桥,拍了几张照片,没啥特别的。
这时候已经晚上七点多了,赶紧去酒店办理了入住,然后出去觅食,基于本地也没什么特别的美食,中午的烩面也感受一般,最后吃了小龙坎。
第二天早上八点起来吃了早饭,出发前往了陕州地坑院。虽说和老家窑洞异曲同工,但还是确实是整个旅途中最不错的景点了。共22个地坑,一条线路到完,4号坑和7号坑定期会有喷火变脸杂技等表演,小孩看的挺热闹。
每个坑都有独特的文化展览,泥塑,剪纸,十碗(老家只有八碗)还挺热闹。
下午去了灵宝的函谷关,很大。。据说是老子退隐时,当地府尹劝说为世人留下墨宝,当即挥笔写下五千言道德经,天下第一经由此诞生,之后老子杳无音讯。景区大都是仿古建筑,甚至还有正在建的东西。
他们也在模仿嘉峪关批通关文书,一人领了一份。
最好,惯例带两张照片。